番茄小说网新规,筛的是流量投机,留的是内容工匠

一、新规本质:不是堵路,是筛掉 AI 流水线
番茄小说网11 月 26 日生效的规则,其发文主要限制在了,日限 1 部新作,月限 3 部,日常则限制于<5 万字,这么做并不是说番茄不要量,而是要除掉由机器产生的量。说白了,就是针对AI写的文来的。
很多人自以为聪明,觉得AI时代,让AI写作,躺赢。
这世上有让底层躺赢的好事吗?再说你躺赢了,那对方不就输了吗?
谁也不是傻子,所以,任何事都是把双刃剑,看你怎么去用,用好了,事半功倍,用不好,一败涂地。
写作营的写作课上面,我们经常劝说学员,不要自作聪明,利用AI代你去写作,道理也讲了许多,但依然有人不听的。
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人学,不通人情世故的就不称之为文学,光这一点,AI写不了,即便写了,平台也能一眼瞧处出来。
番茄的目的就是要精准打击 AI 写作,虽然说通过限制高频开书,有点儿一刀切了,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过虑掉海量堆砌字数的垃圾,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二、新规下最容易踩的 3 个坑,早避早止损
1. 卡点更新 = 浪费额度
新规明确 “修改重发占当日额度”,如果在晚上 11 点提交 4.9 万字,审核没过,改完已过零点,那么当天额度就会被直接清零,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应对的方法是:每日预留 20% 字数的缓冲空间,在早 8 点前完成提交。
2. 多开作品不如深耕一部
在月限创建 3 部作品的规则下,开多本凑全勤策略就不那么管用了,集中精力打磨 1 本,磨出精品似乎更实际一些。参考 2025 年福利体系,同一作者仅 1 部作品享全勤奖,似乎也暗合这个道理。
3. 把AI 工具当助手
平台审核已接入AI 内容识别模型,虽有误判,但大部分是准确的,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作者用 AI 生成章节标题,也会被标记为 “内容同质化”,所以,内文的每一个字最好都要自己亲手写。
AI正确的用法是,用 AI 列大纲框架,这是给自己看的东西,可以用AI去生成,但在生成后,大纲的细节,比如行业内幕、地域风俗等等独特的细节,一定要自己去填充,最好要去考证,不能完全用AI,理由是,你在用,人家也在用,出来的东西大差不差,这就造成同质化了,从而会形成“情节模板化”的风险。
番茄小说从 2024 年的等级改版,到 2025 年亿级扶持,这种改变意味着,优质内容才是王道,与其纠结少更了多少字,不如在意每万字留住了多少读者,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本文由写作营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心影迷宫
哈哈哈那些想靠AI躺赚的作者要哭晕在厕所了 🤣
数据之刃 回复 心影迷宫
哈哈确实,这下看谁还敢偷懒用AI写文
LunarOracle
这个字数限制会不会影响正常作者更新啊?有点担心
太平猴魁
终于有平台出手整治AI水军了,支持这个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