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少走弯路,请记住写作的这9个知识点

写作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也需要掌握正确的底层逻辑,下面我将以九个方面,来谈一谈写作的底层逻辑,帮助正在写作的人少走弯路。
一、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写作能力处于什么水平?
我擅长何种类型的写作?
我选择的方向能否带来稳定的收入?
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以上四个问题有个清醒的认识,这将会成为你未来写作的指引方向。
以我为例,初入写作领域时,我怀揣着梦想与热爱,却只是个半懂不懂的新手,结果可想而知,作品屡屡扑街。
后来,我罗列自己的问题与困惑,意识到,实现梦想固然重要,但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
因此,劝诫作者们,不妨静下心,先审视自己,在明确写作目标与自身优势后,再动笔不迟。
二、创作的核心是满足需求
我为何创作?
为何各类内容都能找到受众?
答案在于需求。
创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满足自我需求与满足受众需求。
满足自我需求,意味着随心创作,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想法。
满足受众需求,则需要弱化自我,以受众为核心,迎合他人的喜好。
许多作者希望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想法,但结果是两样都得不到。
建议大家先满足受众需求,再追求自我满足。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获得市场认可,才能为进一步的创作提供保障。
三、稿费收入是写作价值的体现
我们必须要理清一个问题,即作品的价值如何体现?
毫无疑问,作品的价值在于传播,如果写出来只能躺在硬盘里,再好的作品也是没有价值的。
那如何传播呢?
就是满足市场需求,也只有满足了市场需求,作品的价值才能体现,同时,随着稿费的收入,也就实现了自我价值。
这二者是紧密关联的。各与利其实是一样东西。
努力写作,赚取稿费,不仅是为了实现梦想,更是作品和作者本人的价值的体现。
所以,努力提升写作水平,提高稿费收入,是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
四、要用真挚的情感赋予作品灵魂
写作时,作者投入真挚的情感,远比写作技巧更能打动读者。
有人认为迎合市场与保持初心相互矛盾,实则不然,那是幼稚的想法。
迎合市场可体现在写作手法上,而故事与人物中所蕴含的情感,无论写什么样的作品都是一样的,只要情感真实,那就是好作品。
很多作者都拘泥于传统小说和网文,甚至将二者视同水火,其实小说就是小说,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二者发表的平台不一样罢了。
不要去受限于什么类型和题材,那是庸人自扰,沉下心写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就行。
五、行动先于思考
很多人因缺乏写作方向而不敢动笔,或是不知道该写什么类型,只停留在思考阶段。
记住,写作的关键在于行动,只有先下笔,才能逐渐找到方向。
优秀的作品不是靠技巧堆出来的,靠的是经验。
如果你缺少足够的写作实践经验,知道再多的技巧也没用。
六、把握市场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在写作等领域,市场口味变化非常快,许多老作者都跟不上潮流,更别说是新人了。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创作的本质始终是满足受众的需求。
社会缺什么,就会写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场的本质,据此构建故事,作品就不会过时。
那怎么知道社会缺什么呢?
去看新闻,关注这个社会。
比如当下社会下的人们缺什么呢?
由于经济普遍下行,公众的内心普遍郁闷,他们需要一个宣泄口,于是爽文大行其道。但我们要记得上面所说的市场的本质,爽文大行其道的日子一定会过去,因为只要经济向好,爽文就行不通了。
七、平时多积累,时刻保持输入
优秀的作家一定有足够的阅读量,这是定律。
不仅要阅读优秀的作品,写作者阅读的东西最好杂一点,网络、生活阅历等都是素材的宝库。
通过分享写作经验等方式,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加深理解,同时方便日后查阅。
收藏干货类书籍,如古代服饰、妆容等方面的书籍,随时翻阅获取灵感。
永远要保持好奇心,对各种事物保持兴趣,增加知识储备,拓宽视野。
八、写作无捷径,勤奋与坚持是关键
写作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勤学苦练与持之以恒,这个属于是老调重弹了。
平时要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长期坚持,让身体形成写作生物钟。
九、克服下笔难的问题
写作中最大的困难往往是下笔。
特别是新手,常常因为想得太多,结果是越想越是望而却步。
以上说的这些就是写作的底层逻辑,我们要写作,但也要有目的地进行写作。
本文为写作营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