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不会被大纲束缚?答案是写“活大纲”
写小说的人都知道大纲的作用,它能够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帮助作者从全局视角把握文章结构。
写大纲的优点有很多,可以帮助将爽感持续,使爽点有节奏地推进;能保障故事稳定有序地推进,防止崩盘;有助于作者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
但它也有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有可能限制部分创作的灵感。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有可能,因为有了大纲之后,我们就会自然的以大纲的顺序去推进故事,不会去想别的了。
所以对一些有想法的,依赖灵感迸发的作者,大纲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束缚,限制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随时涌现的灵感和创意。
第二个是有可能导致情节僵化。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大纲跟情节僵化有什么关联吗?
如果说,在写大纲的时候,写得比较死板,或者说,这份大纲没有体现出作者平时的水平,这时候如果作者按照大纲去写,就会导致情节发展生硬、僵化,失去故事的生动性。
以上差不多就是大纲的缺点,它确实会造成这些不足的。
以我自己为例来说吧,在写大纲的时候,我会绞尽脑子去想好的创意、点子,磨了一段日子,把大纲磨出来以后,我会觉得这本小说的蓝本磨出来了,所以,在正式进入写作阶段之后,我的心情相对会放松一些,因为我要写的重点都有了,就像风筝有了线,不会偏了。
这就会造成我的这本小说的故事,其质量不会高于大纲的水平,如果以出色的表现完稿,把大纲里精彩的点都完美呈现出来了,那么这个故事顶多也就跟大纲持平。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个人的观点和写作经验,不一定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有些作者会不按大纲走,时常能加入一些比较好的创意进去。
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要怎么做到不被大纲束缚呢?
这就是本文标题提到的,写一个“活大纲”。
什么是“活大纲”?
以下是“活大纲”的几个关键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只定关键的节点,不列细节。
不必写的过于详尽,只明确关键的情节节点。
比如,在小说大纲中,确定主角在不同阶段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以及主角要遭遇的重大事件等关键点,也就是说写列一个大概的故事脉络。
以写一部校园青春小说为例,大纲中只设定开学主角结识新同学、学校举办运动会、主角大放异彩、期末考试时主角面临学业压力等,而同学之间的日常相处细节、运动会上具体的比赛情节等,则在写作时灵活发挥。
二、预留一定的灵感空间。
比如我们设定主角要经历一连串的考验,我们在写大纲时,只写主角经历了这些考验后的心理变化(成长),但具体的要给他考虑的事情,只是一个大概,在写的时候去临时发挥。
比如,写都市爱情小说时,原本大纲中只设定了男女主角的相识是源于一场偶遇,但怎么偶遇的写具体写,这时候作者就可以自由发挥了,比如原本可能想的是让他们在咖啡店偶遇,正式写的时候,作者灵感乍现,想让男女主角在一场暴雨中的街头狼狈相遇,增加戏剧性。
三、定期回顾、调整大纲
有的时候,即便完成大纲后,正式进入实际写了,但如果再去阶段性回顾的话,依然还是可以加一些新的点子的,至少我就是这样。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比如我在看一本书,或是一个电视剧,看着看着灵感来了,觉得现在想的点子,可以加到大纲里面去。
所以,我们即便是写好了大纲,也要记得灵活调整,大纲不是死的,不是不能改,你要把它当成是活的,是可以随时成长和改变的。
如果在写作过程中,故事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与大纲差异较大,不要害怕对大纲进行大幅度修改,只要现在想的点子对故事有利,那么大改大纲也不要嫌烦,要以故事本身的合理性和吸引力为导向,让大纲为故事服务。
比如在创作一部科幻小说时,原本设定的外星文明入侵方式比较常规,但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构思出了一种全新的、更具创意的入侵方式,且这种方式能极大提升故事的吸引力,那么就果断修改大纲,围绕新的入侵方式重新规划后续情节。
最后,告诉大家一句话:要将大纲作为参考,而非准则。
要时刻牢记大纲只是写作的辅助工具,而非绝对的准则。
当发现按照大纲写作无法让故事达到理想效果时,要勇于突破大纲限制,尝试新的情节走向或表达方式。
例如,在写一部历史传奇小说时,大纲中设定了主角在某个历史事件中的固定行动路线,但在写作时,作者通过更深入研究后发现,另一种行动路线更符合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还能让故事更具张力,此时就应果断抛弃原大纲的设定,选择更优的情节发展路径。
总之一句话,大纲要活写活用。
本文为写作营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心究。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