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网文的核心流量密码?

网文的传播逻辑早已超越故事内容本身,事实上现在读者付费追更的核心是情绪价值的满足,而这如今业已成为网文流量密码的底层逻辑。换句话说,网文写作需要打破传统的创作惯性,以情绪商品的角度去对待。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简单来说,传统的写作方式是先确定我写什么类型,决定类型后再想我要怎么写,最后再考虑读者爱不爱读。也就是说,这种写作方式是把读者放在最后的。
用情绪商品的角度去对待的话,首先确定的是读者想要什么,确定读者想要得到什么后,再设计我要怎么去满足他们,最后再决定去写什么内容。
这种写作方式的最大特点是把读者要什么放在第一位的,与传统的写作方式截然相反。
我不敢说这样做是不是对的,更不敢说这样的创作方式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是否会对文学的发展产生某种伤害。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情绪商品的角度去对待写作,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想要获得流量的最佳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以情绪商品去对待的具体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讲,分为三步。
第一步,锁定读者的情绪刚需
动笔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三个核心问题:
一是当下的人最需要释放什么样的情绪?,也就是说什么样的情绪在如今的社会上最为普遍,比如职场人的压抑、找工作的困难、生活的压力等等,哪一种最普遍,或者说在众多的情绪当中,我最擅长的是哪方面的表达?或是哪方面的情绪我最有同感?
二是找准情绪后,打算如何在小说里实现幻想?这种幻想通常是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职场小白逆袭翻盘、且被上司偏爱等等。越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在小说里出现,就越能实现情绪刚需的目的。
说白了,这其实是哄小孩的把戏,只是现实太残酷,在成人世界也需要被哄。
以前有人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这是正确的,以此去推论的话,如今的网文就是成年人的童话世界,照着这个方向去找情绪刚需准没错。
三是要勾住读者什么样期待?
比如说校园重生文,现实中由于高考失利,那么就需要在小说中实现重生,再来一次高考,实现一次逆袭,这样的设定勾住读者的是什么呢?勾住的是能否挽回遗憾的期待。
以上是第一步锁定读者情绪刚需的三个核心问题,下面来说第二步。
第二步,让读者开篇入戏
我们在前面说了,要以情绪的角度去对待写作,那么自然需要抛弃传统写作开篇的背景交代、人物出场、推进情节的 的老套路,直接进入读者想要什么的流量核心。
我们以职场文为例,开篇不必介绍主角的身份,直接抛出情绪爆发点,直接写 :加班到凌晨,但通宵写出来的方案还是被毙了。方案要重新做,房租明天就得交,花呗过两天也到还款日期了,她盯着键盘哭了,到底要熬多久才不用看领导脸色?才能摆脱这种牛马般痛苦的日子?
这样直接抛出困难,抛出情绪点,能够在瞬间激活阅读者的共鸣,因为有这种痛苦的牛马太多了!一旦有了共鸣,读者便能很快入戏,进入你设定的情境当中去了。
抛出情绪点后,我们随即进入正常的情节推进,也就是幻想正式开始。
用主角的行动兑现幻想,比如她偷偷学新媒体技能、拒绝无效加班,或是抓到了上司的辫子,开始给上司甩脸,拿捏TA,让读者觉得爽,觉得主角是在替他们圆梦。
第三步,用情绪高潮强化粘性
最好每五章左右设计一个小高潮,精准呼应最初设定的情绪需求,让主角在压迫中通过努力,一点点慢慢实现逆袭,一步一步登上巅峰。
在这个登上巅峰的过程中,在高潮之前不能是平淡如水的,理应设计些小高潮,持续勾住读者的阅读欲望。
以上就是网文写作核心流量密码的底层逻辑,总的来说一句话就是,现实中缺什么,小说中就要去表现什么。
网文流量从来不是玄学,作为一种快餐文学,它要反映的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和情绪。
本文为写作营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孤独的喇叭
粉丝支持作者大大,文笔太戳心了,明天继续追!
牛憨厚
补充个例子:最近那本《重生之职场女王》简直拿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