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题 > 网文创作如何避免套路化?

网文创作如何避免套路化?

3周前 (11-10) 浏览 18

说到网文创作如何避免套路化,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记得有次跟编辑聊天,他说现在平台每天新增作品里,七成都带着明显的套路痕迹——退婚流、系统文、废柴逆袭,这些标签都快成流水线了。但有意思的是,那些真正能杀出重围的作品,往往不是完全抛弃套路,而是把套路玩出了新花样。就像做菜,同样的食材,高手就能调出不一样的味道。

套路不是原罪,关键在于重构

前段时间重读《诡秘之主》,突然意识到乌贼的厉害之处——他用了最经典的"穿越+升级"框架,却在细节处塞满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考据和克苏鲁元素。这种写法妙在哪?它既保留了读者熟悉的成长路径,又用考据细节和世界观创新打破了套路感。这让我想起有个数据:在起点,连续三部作品都使用完全相同套路框架的作者,第五部作品的留存率会暴跌到12%以下。这就像请人吃饭,每次都端同样的菜,再好的客人也会腻。

其实读者反感的从来不是套路本身,而是那种"我都能猜到下一页写什么"的疲惫感。去年某平台做过读者调查,超过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讨厌套路本身,讨厌的是毫无惊喜的执行。

有作者跟我抱怨说想完全创新,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读者根本不买账。后来我建议他在校园文里加入非遗传承的支线——主角不是单纯考大学,而是在备战高考的同时参与古籍修复。你看,核心矛盾还是高考这个经典设定,但修复古籍的新元素立刻让故事有了独特气味。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反而比硬造全新体系更容易被接受。

说到具体操作,我觉得最实用的是"元素置换法"。比如把常见的"赘婿受辱"场景换成"国画传人被西方画廊羞辱",内核没变,但文化属性的转换就让套路焕然一新。不过要注意啊,这种置换不能太生硬,得像腌肉一样让新元素慢慢渗透进故事肌理。

前两天看个新人作品特别有意思,他写星际题材,但把机甲战斗和景德镇瓷艺结合——主角用青花釉里红的技术原理改造机甲能源核心。这种写法既保留了机甲文的爽点,又通过专业知识的注入创造了新鲜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专业性是创新的最佳掩护"。

说到底,避免套路化不是要我们当叛逆的艺术家,而是要做聪明的厨师。读者要的不是满汉全席,而是能在熟悉的味道里尝到惊喜。毕竟,让人眼前一亮的,往往不是全然陌生的东西,而是熟悉事物里长出的新枝桠。

(注:文中数据为行业研讨会上披露的近似值,具体案例经改编处理)

- 我是有底线的,感谢阅读 -
           
 二维码  
写作营公众号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