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巧 > 正文

可以增强代入感的三种速成方法

技巧 2周前 (08-21) 浏览 21

“代入感”这个其实很多大佬都讲过,而且这个东西也确实重要,我在此系统的总结一下,用六种最简单的剧情设计方式让大家学会如何写出代入感。

然后代入感在这里分为两个视角,分别为读者视角和书中的主角视角,下面我先讲讲从读者视角出发的代入感。

为了让大家方便好记,大家可以简单的记为代入感的“两个三”。

(PS:读者视觉出发表面上讲的读者,但实际上是要求作者需要去以读者视角来规划设计剧情。)

第1个三也就是读者视角的“三个代入感”:

一、主角“像我、懂我”

二、主角的“本事、人格让人感到钦佩或欢喜”

三、我是主角或者作者的爹

一、主角“像我、懂我”

我前面曾经说到很多大佬的开头只要能把主角人设做好这本书成绩基本就不会差的原因就是:

至少在前期,大佬能够很好的把握住剧情的推进节奏与主角地位的提升速度,剧情几乎不会出现崩盘的情况。

那么在主角的人设不让人厌恶的情况下,基础的成绩就已经稳了。

那么怎么做到能让读者觉得“主角像我、懂我?”

这里首先要先讲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作者想要拉近自己与读者的距离,就可以多用梗和吐槽,但如果想要拉进主角和读者的距离,那就需要多用展示。

为什么很多开篇第一章为什么多数平淡,且主角的存在感不高的原因?

因为当主角的存在感过高,就等于主角自己一开始就站在台上,表演。

特别是当他还说出自己的心理活动时,比如“卧槽,我怎么这么苦逼”“我这个外挂好屌”,先天然的就把主角和读者给隔开了,因为台上的是“我”,而台下的是观众,“主角和观众是有隔阂的。

但如果用配角来推动事情的发展,主角和读者同时接收同样的信息,那么读者就会自动的去想一下类似于“这个外挂怎么用”、“这个主角要怎么装逼”这种事情。

因为“读者”和“主角”接收的信息量是一样的,自然就很容易往同一个角度去思考。

然后当主角按照读者所猜测的那样去行动后,与读者建立的共识,这代入感自然就出现了。

为什么呢?

因为在没有展现自己内心情绪的情况下,主角却采用了和读者同频或者认可的行为方式,就类似于大家很容易在互联网上认可“嘴替”一样。

所以说想玩梗搞笑,就多用主角内心吐槽。

而想增加代入感,就尽量不要写主角的心理活动,让主角的行为展现出他的心理。

一旦主角的行为多次的满足甚至超出了读者的预期,读者所谓的“代入感”自然就来了。

以上是抉择事件,第二种就是很简单的“三观事件”。

这点我就不啰嗦了,为什么有很多人会讲所谓的“筛分”和“提纯”,说白了就是故意用一些有争议的事件来看看自己和读者的三观是否一致,三观一致,代入感自然就来了。

(但其实我个人来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搞这一套,感觉大部分筛选情节都是弊大于利的。)

其次,三观相同的代入感方面包括了主角的行为逻辑、处理方式这一块。

这里要提一嘴,产生抉择事件的时候,不要是什么“我今天是吃白菜还是吃龙虾”这种弱智抉择,这种是产生不了代入感的。

然后也尽量不要整一些特别抽象的抉择来提纯,把握好这个度。

个人觉得取巧的办法就是提出两个选择,一个是绝大部分人都不会选的,一个是绝大部分人都会选的,这种就行。

因为只要读者参与了“选择”这个过程,他就有了参与感,参与的次数多了,代入感自然就来了。

这就是代入感的第一种,主角“像我、懂我”。

第二种:主角的“本事、人格让人感到钦佩或欢喜”

这点我觉得是最不需要解释的,但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建议新人不知道怎么塑造就多从这点下手。

原因我前文“浅谈主角配角的塑造”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主角最好是白板工具人,配角强人设。

当然能写好写长毫无质疑的是超级加分项。

反正这点说穿了就一句话:

“不管小说还是现实,任何真正有本事的人在哪里是受到人尊敬且钦佩的。”

这里有一种取巧的办法,那就是在作者塑造的世界观之下,用给读者科普的“伪科学”,来突出主角或者配角的“有本事”、“专业性”。

比如范马勇次郎的“鬼背”、郭海皇的“消力”;海贼王里的“霸气”;网球王子、四驱兄弟等的啥啥技能——这些东西反正现实里不存在,就看作者怎么吹呗。

吹得好,吹得读者认,那同样也能让读者感觉到“主角有本事”,从而增强代入感。

第三种:我是主角的爹

我知道这个标题有些抽象,但个人觉得这样子表述是最容易理解的。

简单概括就是抛开前面两种主角“像我”或者“钦佩”的情况下,怎么样才能让读者依然有追读的动力?

那就只有一个情况,那就是读者觉得自己是主角或作者的爹。

然后这个“我是主角或者作者的爹”也分三个方向,不过我这个只是解释这句话怎么来的,大家不用记:

1、搞笑与技术文——我是主角的爹,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整出什么花活

代表作《谁让他修仙的》《柯南》《神探夏洛克》

这种就属于天赋怪的范围了,其实世界观剧情什么的读者已经清楚了,但他就是想看后续主角或者作者还能整出什么活。

(可能有的朋友会疑惑,这种主角不是有本事的吗?为什么读者还会自大的以为自己是主角的爹?

因为如果只是在单一方面有本事,那么这种本事其实很快就会变为审美疲劳,参考<柯南>的前一百章,我们会觉得柯南非常的牛逼。

但500章以后呢?我们只会称他为最恐怖的小学生,虽然尊敬依旧,但是那种从一开始敬仰的心态,毫无疑问的会变成后面的朋友心态。

你作为他的死党,同时作为他的爹,看看他后续要整什么活。这点没有问题吧?乐)

当然,也许写得屎得不能再屎也可能有这种效果。

2、世界观、谜底篇——我是主角的爹,我倒要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主角怎么大结局的

代表作《我的模拟长生路》<天才俱乐部>

这种就是用“世界观”未曾揭晓的谜底吊着读者。

只要主角的人格不会让人感到厌恶,即使中间剧情有一些不够惊艳甚至是注水,但就是因为我们付出了前期成本,并且有一个抓心底的大谜题没有揭露,所以即使是捏着鼻子,我们也要等到大结局。

所以一个超长或者说不断更新但就是不大结局的谜底还真挺有作用的。

(当然我没有说以上两本作品后文不好看的意思,只是以此举例)

3、陪伴——“我是主角他爹,他一路上风雨走来,我都在他身边,他的喜怒哀乐我都了熟于心,不管这条路多难走,我都陪他走到最后”

那种代表作就太多了<诡秘之主><凡人修仙传><遮天><斗破>等等等等

这点我觉得不需要多说了吧,抛开《诡秘》这种人物弧光不断拔高倒过来吸引读者的,很多成绩前期不错的书读者都是有一定沉没成本的。

有些读者就是会陪这些书走到最后,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作者的事,也是读者的一段记忆,一段人生。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所以我才会用“我是主角或者他的爹”来形容这三种状态,我觉得很贴切。

以上就是从读者的视角出发的三种代入感,表面上说的是读者,其实是作者要有这方面的塑造意识。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意识的想要给读者塑造代入感的时候,就要想一下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代入感,然后再针对性的设计剧情偏向。

但这种其实还是很难,所以才有第2种简化版的、从写书的底层逻辑,而不是从内功技巧出发的:

第2个三---从底层逻辑去理解“三种代入感”。

个人觉得新人必须要记住并且理解这三点:

1.压迫世界

2.拯救世界

3.集体的接纳与逐渐抗上的责任

这三条就是从读者看书的底层逻辑出发,从而归纳总结出的三种代入方向。

因为这三点虽然简单,但需要大家从网文甚至任何剧情的底层逻辑出发,所以反而会啰嗦一点,老规矩,一条一条的给大家解释清楚,希望在这方面能让所有有欠缺的同学都能理解。

1.压迫世界

首先我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最基础的理解,那就是起码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90%的人看小说是为了爽的,对吧?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完全保证读者能爽呢?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无疑是主角的实力站在世界的顶点,能够压迫这个世界。

一旦能够给予读者这种主角能够压迫世界的感觉,那么这种代入感很自然的就来了,即使主角的性格行为和读者真正的性格行为完全不沾边。

参考<深海余烬>的船长,动漫<舅舅的奇幻冒险><一拳超人><物理魔法使马修><骨王><间谍过家家>等等等等。

这里面哪个主角的性格行为和我们正常人是一样的?但我们的代入感高吗?

参考一拳超人里的琦玉,其实他的性格行为等等各方面绝对不是一个正常人,但你要问,刚开始看<一拳>里面读者最能够带入哪个角色,90%以上都会选择琦玉。

为什么?

因为他对世界的压迫够强,这就是我说的“压迫世界”。

那么当我们这个问题换成海贼王里的路飞的时候呢?有多少新读者会觉得自己能完全带入路飞呢?起码这个比例是远远小于琦玉的。

表面上是因为路飞的脑回路确实和常人不一样,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路飞对压迫世界的力度不够。

他完全没有琦玉那种谁敢惹老子,老子一拳干爆的那种“压迫世界”的感觉。

没有这种感觉,我们自然就会从角色性格出发,去认真的问一下自己的内心:路飞究竟像不像我。

有很多事情,一旦内心想问,就已经输了。

再看下《舅舅的奇妙冒险》,舅舅这么丑、人设这么离谱,但我敢说观众最能带入的还是舅舅。

如果说这是动漫给人带来的感觉还不明显,那么我就再从小说的角度随便举两个例子佐证一下。

大家参考一下奇幻文,<放开那个女巫>和<山林王国>,或者你随便举任何一个西幻领主文开头三章的主角,代入感都没有<放开那个女巫>强。

只看三章,两个主角几乎没有任何行动,为什么代入感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因为<女巫>主角的地位是可能继承王位的王子,开篇几乎所有人都在讨好主角,主角还拥有一言而决定女巫生死的权利,而其他人大部分只是个领主,甚至是私生子,搞不好饭钱都要找别人要。

谁带给世界的压迫感更强?不言而喻。

想象下我们自己穿越了,是更能代入王子一些还是代入贵族私生子一些?

“压迫世界”带来的代入感,就是这么简单。

不管是小说、动漫、还是游戏,我们读者其实在内心深处天然的就会对这些动漫的角色产生一种,高维生物俯视低维生物的“优越感”。

而这种优越感其实就映射出动漫世界里实力的强弱,读者是很容易带入动漫世界里出现场次频繁,然后实力最强大顶级的那些非反派的。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代入反派?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反派是坏人,而且最后会输,没有人会没有任何理由的就想当坏人,更没有人想输。

回到话题,读者的这种优越感归根结底是不是就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高维生物”,可以“压迫世界”觉呢?

所以对新人来说,第一好用的代入感要素就是“压迫世界”。

如何在“世界压迫”主角和主角“压迫世界”之间做好动态的平衡,让读者能够感觉到主角明显的可以压迫世界,那么这本书的代入感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不要觉得不可能,这里面最经典的当然就要数<斗破苍穹>,你可以回去看任何一章,我们都能发现萧炎遇见的困难永远都是在他实力能够解决范围内的。

在斗破,任何困难出现,读者本能的反应是看主角怎么装逼而不是去思考主角怎么去解决这个困难,这就是在我后来研究后,发现从爽文等级台子上,<斗破>要比<吞噬星空>更高一个层级的原因。

这就是保持好了“世界的压迫”与“压迫世界”的动态平衡——

《斗破》基本都是先出现了主角不能对抗的反派,然后主角立马就去获得能够干掉反派的东西或者能力,然后再去干掉反派或者破除困境。

很少有逼到绝境小宇宙爆发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每当萧炎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读者第一注意力集中的是“我想看主角怎么干死反派”的确定性,而不是“主角能不能干死反派”这种不确定性。

这同样也是足够的“压迫世界”感。

一旦做好了这种压迫世界的狂傲感,那么读者的代入感自然就上来了。

“压迫世界”这个东西也不仅仅说的是“实力”,也可以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见识、知识、潜力、特质等等等等。

你能手搓坦克然后回到了三国,即便你这时没能搓出坦克,但这种“压迫世界”的潜力也存在了。

(再次和前面的知识点互补的说一句,知道为啥我反复强调不要让主角吃大亏了吧。

出丑搞幽默,可以,吃亏被人踩,不行。

因为这个挫折带来的影响是多维度多方面的,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主角吃了一次亏”这么简单。)

2.拯救世界

这一点反而最好理解,但是我还是要简单的剖析一下。

“世界”并不单单指的是这个世界的大背景,而是包含了这个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人、物品、情感剧情等等一切要素。

以历史文为例,为什么写穿越到三国就是比穿越到清朝要好得多得多?

因为我们对三国的一切都是有感情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我们自认为汉人的责任,三国都是远高于清朝的。

而男频历史文一旦主角穿越过去,其实我们所有人在心里基本都默认的是要造反,不管是自己造反还是辅助别人造反,我们都是要造反的。

而在过去那种封建时代,造反在我们读者看来其实就是一种拯救。

我们不仅仅只是想拯救那个时代,而是想拯救那个时代的一切,包括那个时代的人和历史责任。

放在同人文里也一样,我们想拯救同人文里那个悲剧的时代,并且拯救那个时代里所有我们喜欢的人,并不单单只是那个世界。

这才是我所说的“拯救世界”。

所以为什么都说同人文好写,因为同人文就属于那种一旦主角穿越回去,那种拯救世界的代入感,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在我们主角的身上。

而代入感对一本书来说它的重要性完全大于了剧情,甚至是立意对一本书的重要性的。

我觉得唯一能超越代入感重要性的东西,只有期待感。

普通的期待感还不行,得是《穿甲弹不相信碳基生物》《明克街13号》《诡秘之主》《天才俱乐部》前期的那种‘揭秘世界观式’的期待感才行。

所以,觉得有收获的同学请跟我念一次,什么是最顶级的代入感?

那就是“压迫世界”的同时去“拯救世界”。

3.集体的接纳与逐渐扛上的责任

这里说一句,“两个三”代入感共6条内容,它是相互结合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剖开一个个独立划分的。

所以有些书他会有好几条、甚至所有的内容都加进去来增加代入感,我们真要写书的时候,不要拘泥的仅使用其中的哪一条,而是想办法怎么多塞几条,塞的越多,代入感越强。

回到第3点,什么是集体的接纳与逐渐扛上的责任?

其实基本上所有写作大火的书都是这个路子,你随便举十本走到顶点的书基本上九本都是这种路线。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

“主角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到了美好、温暖、被需要、被崇敬,最终决定承担起这份责任,去为他所在意的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不要看现代的人看起来都很自私,但其实这大部分是源自于自己无能为力的表现。

街边倒了一个老奶奶,大部分人不敢去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爱心,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承担不起那样的后果与责任。

这就是现在绝大部分人的心态,不是不善,而是无能为力,都不需要有奖励,只需要不承担后果,那么我相信10个人中起码有9个是愿意扶老奶奶一把的。

但就是因为有这种心态,放在小说里大家才会那么讨厌圣母,讨厌没有任何缘由的大爱。

因为常人不敢呀,没人愿意在小说里面否定自己。

但其实绝大部分的中国人骨子里都是有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家国情怀在里面的。

回到话题,当我们把这个“路人老奶奶”的身份改变成我们自己的奶奶呢?我们会不会去扶?

99%的人都会去扶,不但扶,还会倾其所有的,去想办法让奶奶好起来。

放在小说里,“扶老奶奶起来”就是主角将要承担的责任,如果没有任何缘由这样子做,就会被人骂,没有代入感。

因为读者不愿意否定自己。

但如果老奶奶是我们的亲人,那么就只会有人夸,并且迫切的想办法,让主角怎么才能扶得更好。

扶老奶奶这样的“责任”我们所有人都会写,但大神就能把奶奶对我们有多么好、奶奶是怎么样为了我们而摔倒的、我们愿意为奶奶做出怎么样的牺牲这种不得不做的“使命感”写出真情实感来。

纵观那些登顶神作,有几本不是如此呢?

<诡秘之主>如此,<斗破苍穹>如此,<吞噬星空>如此,<遮天>如此,<神秘复苏>如此,<大奉打更人>如此,<将夜>如此,<一拳超人>如此,<黑神话悟空>如此,<哪吒>如此……

这些主角在踏上山巅之前,谁又没有感受过这个世界对他们的爱呢?

他们又有谁不爱这个世界呢?

主角从凡尘中走来,一步一步超凡入世,最终为天下之人扛起整个天下,皆因为他们在凡尘微末时这个世界有人给予了他们一份“缘与情”。

一旦这种责任被所有读者认同、期待且渴望,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奶奶的亲孙子,每个人都很迫切的想要看到自己的奶奶被扶起来,并且平安无事。

这就是最顶级的代入感,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

主角是配角的支柱,但同时配角也是主角前进奋斗的理由。

主角前进固然是为了自己,但同时也是为了他人。

所以我写这一点是想要强调告诉大家,写主角自己的目标和危机存亡怎么怎么样他固然是对的,但是这样写的代入感,就远远不如七八个甚至更多读者都喜欢的配角,把所有的身家性命与希望寄托到主角的那种期盼与责任。

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就写得很清楚,一个人最顶尖的追求,就是精神上的追求,而无数重要配角对主角的期盼与信任,就成了主角肩膀上的责任。

而这份责任,代表了无数人的目标、信任与渴望,这就是一个对于个体来说最顶级的精神需求。

当主角背负上这样一份责任,那么和他一起前行的读者,又怎么不会渴望主角能够完成这份责任呢?

一旦读者对主角发出了渴望、期待与要求,那这样的一份代入感就不是前面所有东西能够媲美的了。

所以,第3点一切的一切的重点,都可以浓缩成这句话:

“接纳了主角的配角们押上了自己的一切,对主角发出了祝福与期待,而这个期待恰好又与主角前进的目标相同。”

这句话我个人觉得是可以记下来常常省思的,很重要,因为很多人都只会记住前面那句,而忽略了“这个期待感恰好又与主角前进的目标相同”这句。

所以怎么写好“配角接纳主角,主角逐渐融入并且肩扛所有人(也是他自己的)责任”的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大神和普通作者的差距就从这里体现出来的,那就是配角对主角来说不够重要。

既然配角对主角不够重要了,那主角所要担负起的责任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他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让人期待的地方呢?

聚光灯下的主角背后是无数配角交织在一起的双手,是他们撑起了主角,撑起了这部作品。

这就是我所说的第3点,“集体的接纳与主角逐渐扛起的责任”。

最后向大家道个歉,我知道举扶老奶奶过马路,并变成亲人老奶奶这个例子有些不太吉利,但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晰的意识到“配角对主角成长与责任的重要性的”重要性,所以才举了这么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请大家见谅。

最后总结一下。

两个“三代”:

一、读者视角

1.主角像我、懂我

2.主角的本事超越了我的见识

3.我是主角或作者的爹

二、主角视角(写书的底层逻辑)

1.压迫世界

2.拯救世界

3.主角被集体界接纳并逐渐扛起责任

都不用做好这6点,能完成其中随便两个点,我觉得这本书的代入感就已经非常棒了。

本文原发于龙空,作者:紫丿川

- 我是有底线的,感谢阅读 -
           
 二维码  
写作营公众号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0条)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