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巧 > 正文

读懂讲故事的这22 条原则,能让你的写作水平上一个台阶

技巧 2个月前 (05-04) 浏览 66

1、观众喜欢一个角色,往往是因为他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不是耀眼的成功。

观众更容易被角色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

例如《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他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出海,在与巨大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经历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始终没有放弃,他最终虽然只带回了马林鱼的骨架,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与尊敬。

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读者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使角色更加立体和丰满。

2、时刻牢记,你写的东西要让观众喜欢,而不仅仅是让自己喜欢。

这两者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作者在创作时,不能仅仅沉浸在自己的喜好和情感中,而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审美偏好。

比如有些作者喜欢创作晦涩难懂、充满哲学思辨的小说,但如果目标读者是喜欢轻松娱乐的大众群体,那么这样的作品可能就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可。

作者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与读者交流等方式,了解读者的喜好和期待,然后在创作中融入这些元素,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从而创作出既符合自己创作理念,又能让读者喜欢的作品。

3、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直到结局也无法表现主题,那就重新写吧。

主题是小说的核心,它贯穿整个故事,赋予故事意义和价值。

一个好的故事应该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和深化主题,在结局时达到高潮,让读者深刻领悟主题的内涵。

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通过描写盖茨比的奢华派对、他对黛西的执着追求以及最终的悲剧结局,深刻地展现了美国梦的虚幻和破灭这一主题。

如果故事在结局时都无法清晰地表达主题,那么整个故事就会显得松散、混乱,失去灵魂。因此,当发现故事无法有效表现主题时,作者需要重新构思情节和结构,确保主题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

4、讲故事的思路尽量简单化,也就是说,你的情节可以复杂,但故事的核心必须简单,把一个核心事件贯穿到底即可。

在实际创作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故事内容,对故的框架进行丰富和拓展,添加更多的细节、人物和情节冲突,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但不要偏离故事的核心。

5、学会简化,突出重点。

合并或删去相似的人物或故事,不要刻意绕弯子,这么做你可能会觉得你丧失了宝贵的素材,但实际上,你的思想会因此解放。

在创作过程中,过多相似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会让故事变得拖沓和混乱,使读者难以抓住重点。合并相似的人物或故事,可以使故事结构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比如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可能会有多个门派的小喽啰角色,他们的作用都是推动情节发展,为了避免角色冗余,可以将这些小喽啰合并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同时,避免刻意绕弯子可以让故事更加流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作者在创作时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故事的核心,使思想得到更好的表达。

6、你的人物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把世界的反面给他们看,让他们在不擅长、不喜欢的情况下爆发自己的小宇宙。

通过让人物面对与自身擅长和喜好相反的情境,可以激发人物的内在潜力,展现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例如,一个擅长运动、性格开朗的主角,突然遭遇了一场意外,导致身体残疾,无法再进行运动。

在这种困境中,主角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最终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如艺术、文学等方面找到新的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超越。

这种情节设置不仅能够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冲突性,还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7、先想好结局,即便你连故事的一半还没写到。

结局是最难写的部分,所以你要提前写好,一定要记住,结局是故事的最终落脚点,它对整个故事的质量和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前构思好结局可以让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使故事的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和连贯。

例如,在悬疑小说中,如果作者提前确定了凶手和真相,那么在前面的情节中就可以巧妙地埋下伏笔,设置线索,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接近真相,同时又不会过早地猜到结局。而且,结局的创作需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发展、主题的表达以及读者的情感期待等多个因素,因此难度较大,提前写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

8、不管你的故事是否完美,都要把它讲完。

完整和完美不可兼得,你只要在下次做得更好就可以了。

很多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因为追求完美而陷入反复修改、停滞不前的状态,导致故事无法完成。

实际上,完成一个故事比追求完美更为重要,只有将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才能得到读者的反馈,发现故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下次创作中进行改进。就像斯蒂芬・金在早期创作时,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坚持完成每一部作品,通过不断地写作和积累经验,逐渐成为了著名的作家。

所以,作者应该克服追求完美的心理障碍,先完成故事,再在后续的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9、当你对故事的发展毫无头绪时,列出下一步绝对不会发生的事,它们常常会成为你思维的火花。

这种反向思考的方法可以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为故事创作带来新的灵感。

例如,在一个奇幻故事中,当主角面临困境时,通常的思路可能是寻找神秘的宝物、获得强大的魔法等。但通过列出不会发生的事,如主角不会得到外界的直接帮助、不会轻易解开谜题等,作者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思考,比如让主角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的情节设置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惊喜,使故事更加新颖和有趣。

10、摘录你喜欢的故事。

你喜欢这些故事是因为自己和它们产生了共鸣。

在你用到这些故事前,需要先认识它们。

摘录喜欢的故事可以帮助作者积累创作素材,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叙事方法。

在摘录过程中,作者要深入分析故事的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理解为什么这些故事能够打动自己。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作者可以将其中的优点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同时避免出现类似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11、把想法写在纸上,并不断改进。

如果你只是将它留存脑中,它依旧只是一个好点子,你永远无法讲给别人听,将想法转化为文字是创作的重要一步。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可以将模糊的想法具体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进行修改和完善。而且,只有将故事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获得反馈和建议。

例如,很多作家在创作初期,只是有一个简单的故事构思,但通过不断地将想法写下来,进行修改和补充,最终才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所以,作者应该养成将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并不断改进的习惯,让好点子变成精彩的故事。

12、抛弃你脑中最先想到的第 1、第 2、第 3、第 4、第 5 件事,不要将就于寻常的事物,直到它能惊艳到你自己。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先想到一些常见的、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在小说创作中,如果采用这些最先想到的情节和创意,故事很容易变得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

因此,作者需要突破常规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独特的创意和情节。

比如,在创作一个爱情故事时,不要一开始就想到常见的相遇、相知、相爱模式,而是可以尝试设定一些新颖的背景和情节,如两个来自不同时空的人因为某种神秘力量而产生联系,展开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

这样的故事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也能让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13、让你的人物有思想。

也许你喜欢消极或者无所谓的态度,但它们却是观众毒药,有思想的人物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也能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内涵。

人物的思想可以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内心独白、价值观等方面体现出来。《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虽然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思想和追求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困境中不断奋斗、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品质。

相反,如果人物表现出消极、无所谓的态度,会让读者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会对故事失去兴趣。因此,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要赋予他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让人物更加真实和立体。

14、在写作之前问一下自己,你为什么偏偏要讲这个故事,故事背后的信念是什么?

信念是故事的灵魂,每个故事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创作动机和背后的信念。这个信念可以是对某种价值观的宣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索等等。

例如《活着》这部小说,作者余华通过讲述福贵一生的苦难经历,传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活着意义的深刻思考。故事背后的信念让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作者在创作前,应该明确自己想要通过故事表达的信念,然后围绕这个信念展开创作,使故事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

15、在写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写一个重要的情节时,要停停下来想一想,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在此时此刻,你的真实感受会是怎样?

真诚能让不可能的故事变得可信,通过换位思考,站在主角的角度去感受和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可以让作者更加真实地描绘出主角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即使是一些奇幻、科幻等超现实题材的故事,只要作者能够以真诚的态度去刻画主角的感受,也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相信故事的真实性。

例如,在《三体》中,面对三体文明的威胁,人类的恐惧、绝望、挣扎以及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的情感,通过作者细腻而真实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故事的紧张和刺激。

所以,作者在创作时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让故事更具感染力。

16、主角遇到了危险时,思考一下他的行为值得被读者支持吗?

主角面临的危险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让读者了解主角值得被支持的原因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增强读者对主角的认同感和代入感。

17、所有的功夫都不会白费,如果暂时没有成功,那也是正常的,继续大步向前。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者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但你要相信今天的这些努力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们会积累成你的经验和能力,在未来的创作中发挥作用。

所以在面对失败时,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有回报,继续坚持创作,只有坚持才有可能出成绩,放弃了写作就等于是放弃了希望。

18、你需要认识自己,学会区别拼尽全力和小题大做。

讲故事是在测试,而不是改良,作者在创作时,要了解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能力,合理把握创作的力度和方向。

方向错了,努力也可能会白费。

拼尽全力是指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深入挖掘故事的内涵和潜力,而小题大做则是过于纠结一些不重要的细节,浪费时间和精力。

同时,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作者需要通过创作来测试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是否可行,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完美的改良。

例如,在创作一个短篇小说时,作者可以先快速地完成初稿,展现故事的核心内容和情节,然后再根据反馈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纠结于一些细节问题,影响创作进度和整体效果。

19、让人物陷入麻烦的巧合是好的,但让他们摆脱麻烦的巧合,则是拙劣的安排。

巧合在故事创作中可以增加情节的戏剧性和趣味性,但要合理运用。让人物陷入麻烦的巧合可以推动故事的发展,引发冲突和矛盾,然而,如果让人物通过不合理的巧合摆脱麻烦,就会让故事显得虚假和不可信,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

因此,作者在使用巧合时,要遵循合理性原则,让巧合在情节发展中起到自然而又有效的作用。

20、边观剧(看书)边思考,分析你不喜欢的电影(或书),并且思考 —— 如果你来讲这个故事,怎样做才能比原版更好?

分析不喜欢的电影(或书)可以帮助作者发现故事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同时通过思考如何改进,可以锻炼自己的创作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分析电影(或书)时,作者可以从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叙事手法等方面入手,找出不喜欢的原因,例如,如果觉得某部电影的情节过于拖沓、人物形象不够鲜明,那么可以思考如何调整情节节奏,使故事更加紧凑;如何丰富人物的性格和背景,让人物更加立体。

通过这样的练习,作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故事创作水平,避免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21、要认清现在故事和主角的发展情况,不能仅仅因为写作而写作,而是要知道你为什么选择让故事像这样去发展。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故事和主角的发展方向以及每个情节设置的目的和意义,每一个情节的发展都应该是为了推动故事的主题表达、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成长。

例如,如果故事的主题是关于友情的珍贵,那么在情节设置中,就应该围绕主角与朋友之间的经历和情感变化来展开,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友情在故事中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情节随意发展、与主题和人物无关的情况,使故事更加连贯和有逻辑性。

22、你知道你的故事的实质吗?你知道它最简洁的表达方法吗?

如果你知道,现在就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吧!

明确故事的实质是创作的核心,它是故事的本质和内涵所在。

而找到最简洁的表达方法则可以让故事更加清晰明了,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在创作前,作者需要深入思考故事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情感,例如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爱情与背叛的故事,然后,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紧凑的情节结构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将故事的实质展现出来。

当作者对故事的实质和表达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就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特而精彩的故事。

本文为写作营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是有底线的,感谢阅读 -
           
 二维码  
写作营公众号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0条)

not found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