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的心态与技巧运用之反思:我学的技巧为什么没有用?

在写作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回望这一种走来的历程,深感写作者在这条道路上需要面对诸多的挑战,其中心态与写作技巧的把握至关重要。
写作是一场漫长且孤独的旅程,而心态可以说是写作者的 “定海神针”。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是心态崩了,一切的技巧都会化为乌有。
写着写着心态写崩了,相信这种糟糕之极的事情,大多数写作者都遇上过,那是一种不堪回首的状态,很痛苦。
无数的写作者怀揣梦想踏入这片领域,起初都是热情似火,一腔激情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的冷水常常无情泼来,再次把人打回原形。
作品无人问津,阅读量寥寥无几,订阅惨淡,粉丝恶评如潮,写的时候忽然想不通了,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是一堆狗屎……这些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稍显脆弱的写作者极易被击垮。
特别是新人,刚开始满怀憧憬,一旦遭遇挫折,便可能陷入自我怀疑,进而选择放弃。
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写手也不能例外,很多人为了能在写作领域站稳脚跟,频繁更换马甲,然辛苦创作的多部作品,最后均以扑街告终,经济上也陷入困境……
这时候学习再多的写作技巧还重要吗?
在失败面前,所有的技巧如同自己视为狗屎的文字一样,也成了一堆无用的东西。
然而,有一个现象却是不可忽略的,现在的很多新手特别衷情于练习或阅读写作技巧,文字没写多少,但技巧学了一堆,一旦下定决心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发现现实并没想象中的美好,所有学习的技巧,在正式的写作过程中似乎都用不上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有很多公式吗,不是有很多大纲的方法吗?
为什么到了真正写作时,似乎都起不到作用,那些技巧都是骗人的吗?
事实上,并不是那些技巧是骗人的,那些被别人总结出来的写作技巧,都是别人成功的经验,怎么会是骗人的呢?
真正在骗你的人是你自己!
太过于沉迷技巧,而忽略练习了。
大多数写作者在学习写作时,过于注重技巧的学习,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研究各种写作教程上面,试图通过掌握所谓的 “万能公式” 来写出优秀作品。
他们盲目跟风,拆解热门作品的结构,背诵所谓的爽点,小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可以用到的桥段、公式、爽点的运用的方法,但他们忽略了写作的本质 —— 表达自我与传递情感。
写作技巧固然重要,但它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而写作的目的是,表达自我与传递情感。
其次,写作是需要靠坚持练习的,它本质上是一门熟能生巧的手艺,许多成功者,正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心态,才得以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来。
这时候,倘若写作者本末倒置,只专注于技巧的堆砌,而忽略了平时坚持练习,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对内心世界的挖掘,那么写出的作品必然就会沦为一坨狗屎。
切记,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否认写作技巧的重要性,从情节的巧妙设计、结构的合理搭建,到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巧的支撑。但你不要忘了,所谓的技巧,是成熟作者的锦上添花,而对新人来说,也有可能是一种束缚,搞得你反而放不开手脚了。
从专业的角度看,写作者应将心态放在首位,平时多练,无论写得怎样,也不要去管用到了多少技巧,就是撸起袖子写,把写作当成是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养成一种习惯,唯有这种习惯养成了,那么写作的积极、坚韧的心态也就练成了,这时候再去理性学习写作技巧,让那些技巧成为你的锦上添花之举,那么你的创作道理就有可能会越走越宽。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明白这篇文章的用意了没?
先练,练好文笔,练成一种习惯,练出一个良好的心态,再谈技巧。
如果一上来就扑在技巧上,对一个没有基础的新人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一旦上手,发现自己学的东西似乎都用不上,就会自我怀疑,心态崩溃,最后放弃,一地鸡毛。
本文为写作营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评论,你要说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