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巧 > 正文

这四种方法助你在小说中营造极致的紧张氛围感

技巧 2周前 (09-30) 浏览 29
文章摘要
你是否想过,读者为何会为小说中的人物屏住呼吸?时间倒计时的滴答声、逃不出的封闭空间、角色未知的致命危机——这三种紧张感引擎如何单独发力又叠加引爆?本文揭秘阿加莎、《三体》和《哈利·波特》背后的叙事张力逻辑,更教你如何融合时间压迫、空间窒息与信息错位,层层递进制造令人无法喘息的高潮。但请记住:技巧再精妙,没有人性挣扎的底色,一切终将苍白。
— 此摘要由AI分析并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在写作时营造出紧张感,是每一位作者都在追求的事情,可惜的是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事实上营造紧张感是有方法可寻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营造紧张感的三个技巧。

一、时间:悬在头顶的倒计时

利用时间来制造紧张感是非常好用,且被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

著名的美剧《24小时》以及国内的《长安十二时辰》等,用的都是这个方法。

其原理是由时间带来的压迫感,而这种压迫感则是源于,限期内的灾难性后果,其张力核心在于障碍与节奏的博弈,能将读者瞬间代入进去。

同样,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三强争霸赛中,哈利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水下任务,正是利用时间这个工具来制造的紧张感,但在实际情节中,作家又将这个工具升级了,哈利不仅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水下任何,而且他恐水症,双重的麻烦带来了极大的危机的同时,也将紧张感营造到了极致。

这种设计印证了,时间紧张感的关键,使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伴随着危机。

我们在创作时,可以将时间感强化, 比如用漏沙的簌簌声、电子表的跳字声替代笼统的时间不多了的描写,再以短句切割节奏,通过各种手段,将紧张感尽量最大化。

二、空间:斩断后退的希望

小说世界跟现实世界是一样的,我们在做选择时,如果不是必选题,如果还有退路,那么这种选择就不会太难,同样在小说里也是如此,如果人物还有退路,那么就势必会影响作品的紧张感。

不太难的事情,我们没必要写入小说里,所以,要么不写,要写就一定得写是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比如封闭空间,它的本质是生存边界的收缩,而非简单的物理隔绝,这样一来,退路没了,紧张感自然就出来了。

我们以阿加莎《无人生还》为例,孤岛的设定便是将封闭空间推向极致的典型案例:暴风雨切断航线(自然封锁),童谣预言死亡(心理封锁),每个死者房间的小黑人玩偶(道具暗示),不断压缩生存者的实际和心理空间。

所以,要营造空间紧张感,我们可以从双重维度入手:

一是物理阻断,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然封锁,如《厄舍府的倒塌》中,高耸的石墙、锈蚀的铁门,用具体物体封死逃生口。

二是心理空间的压缩,我们只有在做到实际空间压缩的同时,做到心理上的空间压缩,双重困境之下,才会真正的营造出紧张感。

心理空间压缩的具体做法是,在封闭空间内增加监视感,比高铁上丧尸爆发时,邻座乘客逐渐僵硬的手指,这种细节上的特写,比单纯描写车厢封闭更具窒息感。再就是前面提到的《无人生还》的童谣、小黑人玩偶等等,通过这些物件特写,就可以做到心理空间收缩的效果。

三、信息差:读者与角色的认知博弈

信息差的张力来自于“知情者的焦虑”以及 “未知者的盲区”。

比如鲨鱼正在逼近游泳者,本质是读者知情,但人物不知,以这种信息差来制造出紧张感。

但还有更高级的做法,就是运用多重信息的错位。

《三体》“古筝行动” 中,读者知道纳米丝的杀戮计划,但船内的人不知道,他们在擦拭仪器、谈笑风生。

在创作这样的信息错位时,我们可以嵌入一些误导性线索,来制造成更多的谜团,营造出更大的紧张感,比如海边的游泳者感到水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有可能是什么鱼,也有可能是人在水下搞鬼,没感觉到危机感,读者已知是鲨鱼,人物却误以为是同伴恶作剧,这种认知偏差的强化,可以让后续的事节更具冲击力。

四、三种方式融合:让紧张感突破临界点

以上讲到的三种制造紧张感的方式,只要合理运用,每一种技巧都能营造出紧张感,但如果将这三种方法融合到一起运用呢,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单一要素的力量可能达到某种效果,但叠加的障碍一定能将张力推至极致。

我们以水下搜救场景为例,来讲一讲三重融合的效果:

时间:氧气瓶的氧气只剩 10 分钟。

空间:沉船的舱门被卡死,四周漆黑,根本没有办法逃生。

信息差:读者知道舱内有爆炸物,去营救的人员却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搜救。

通过这种多种融合的设计,可以达到障碍越多,紧张感越极致的效果。

但也需要避免堆砌危机,因为无效的堆砌也有可能制造出反效果。我们一定要记住,每一个障碍的发生,都应关联核心要素,比如营救过程中手电筒熄灭,是可以加剧空间黑暗,从而产生心理压迫,那么这就可以用,反之则为无效堆砌。

讲到这儿,技巧部分讲完了,需要忠告大家的是,技巧只是手段,任何一种类型的小说,情感才是血肉。无论是营救、逃生还是其他的危机,重点要突出的是一定是人、人生和生命。没有这些,技巧运用得再好,也是苍白的。

- 我是有底线的,感谢阅读 -
           
 二维码  
写作营公众号
- 0人点赞 -

发表点评 (15条)